今天咱们谈谈一个有趣的话题,书法家有没有不传之秘?这个不传之秘是什么?
这个时候有趣的话题,比如传说猫教老虎,留了一手爬树。这个爬树算是猫的不传之秘吧。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每个书法家都会保留绝活不外传呢?
是有这么个说法。传说王羲之有个笔法心得,传给王献之时候说了一句:不宜外传……
当代人嘴里也有个法不轻传的说法。说学习欲入门需要拜师。这也是一部分吧。不过大多情况下能教学的基本还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的。
师傅与徒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应该理解为教学相长互通有无相互学习。比如起初学生是不如老师的,那么随着学习深入,把老师的东西学去了,老师是否会实落呢?其实并不会。
苏东坡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句话就是说如果从变化的世界观看问题,天地不可能一下子灭亡,从静态世界观看问题,人与天地都是永恒的。
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其实教与学是相通的,相互成就的。比如你分享一个知识,你的学生学习到了,那么你在教的过程中你也温习了一次,而且通过教学,你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看问题,那么你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如果害怕自己黔驴技穷,那么你的水平也就如此了。你学生水平也就如此了。为何?因为大河里没水小河干。因为你的知识是静态的,有限的。
举个例子:
比如你在课程设计中教学生做十种口味的糖果,那么你教学生。学生把这十个口味全部学会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出师了呢?
从道理上来说是的。那么你的学生如果也只会这十种口味的糖果,在同一个地方卖糖果,如果这个地方的人都吃过这十种糖果口味,是否意味着就没有新鲜感了呢?是否意味着他的糖果生意只能如此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这十种糖果就是老师普遍传授的知识。如果某天你发现师傅糖果不止十种口味了,那么你需要再去学习,循环往复,那么你的师傅是留了一手的。
他的留一手不传之秘就是如何制作出各种口味的根源。而你学习的是这么十种口味。这十种口味的根源是什么呢?
十种口味的糖果,每种糖果作为一个单位一,那么十种口味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多少种变化?
比如一号跟2345678910号糖果都混合一次,那么1号口味可以变化出来9种口味的糖果,2号糖果也这么混合一次呢?他也有9个一次混合口味……循环往复,这得多少种变化啊?
如果三种口味混合呢?如果四种五种乃至十种口味混合呢?
如果123456789910这十种口味跟混合出来的口味再混合呢?这又会有多少种变化?
提炼总结:这个糖果口味产生新的口味的核心机密是什么?没错两个字:混合。混合是产生各种口味的根源。学生如果学会混合,那么还用专门去找老师学习什么口味糖果吗?他自己就可以创作出独特的口味。
书法学习也是如此。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教学就是讲清楚内在逻辑。这个是不传之秘。比如咱们以前有文章谈到因字附形,因字附形的核心就是通过字重心的不断变化去调整结字的面貌。这就是字变化的秘诀。如果你看到我的文章你会发现,我一般都会举例子,让复杂的东西变的一下子看清楚本质。不是我吹牛,这点我比当前最牛的理论家都牛,为何?因为他们出书卖书,我不卖书。卖书不云山雾罩拿来那么多字凑够一本书。
好比那个制作糖果,如果一本书我就直接写个口味产生的秘诀是混合,那么这本书还怎么写?没法玩了。要想写书你得下面这么写:
第一章:糖果的口味定义
第二章:糖果的口味对消费者有什么作用?
第三章:认识十种口味
第四章:第一种口味如何制作第二种口味如何制作……
第五章:十种口味制作点评,口味优缺点
第六章:这十种口味市场定位
第七章:糖果店选址介绍
第八章:展望未来:每个口味糖果都是心血凝结,等研究出来第十一种口味再见。
以后再出一本书《某某大师糖果研究成果——第是一种口味》。
在我的文章里,都是接地气介绍,让道理变的通俗易懂,让大家看到书写的本质。比如要么有篇文章米芾结字规律求方的。如果你把那篇文章看了,结合用笔,直接套用万能公式,那么保准你出手就是米芾那味儿……
比如以前有文章介绍苏东坡书法风格形成的。如果你看进去,你出手就能写他的书风。就是这么简单。
书法中的不传之秘不是教你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勾提折这些基本笔画如何写。而是得出如此写的根源是什么。这个归纳总结的极少字的核心才是书法中的不传之秘。比如颜真卿向张旭请教笔法,那也是短时间的面授。也不是教颜真卿一笔一笔如何点画书写。而是启发。
好了。今天咱们就分享到这里吧,祝大家日日精进!
(完)
下一篇:没有了